YD汽車零部件廠的老板一直在接觸數字化生產產品,傳統MES成本幾十上百萬,給企業帶來很多顧慮。而黑湖小工單使用起來簡單方便,費用也不高,可以快速解決報工問題,正是YD汽車零部件廠老板想要的完美過渡生產管理工具。上線小工單后工人自主手機報工實時反饋數據,系統自動計算工資,管理層更直觀即時的掌握車間生產數據,員工也可以當天就看到自己的工資。既實現了工廠精細化數字化管理,也大大的提高了員工的熱情和留存率,這一點非常出乎工廠老板的意料。
關于“YD汽車零部件”
浙江YD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以開發、生產和銷售汽車空調零部件為主,是眾多國內外著名汽車生產廠家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。自創立以來,YD始終追求持續、穩定的品質,已形成金加工件生產能力500萬只,管路生產能力240萬件,沖壓件生產能力100萬件,軟管組件的生產開發能力120萬件。
工廠數字化需求及小工單解決方案
以下為YD汽車零部件廠負責人回訪實錄:
我們是做汽車空調零部件的,基本上市面上看得到的汽車品牌,我們都有生產供貨。
以前我們用紙質流轉卡生產,一個訂單從下發到最后生產完成入庫,都要靠這張紙質流轉卡,所有的生產數據也是靠工人手工填寫。
手工填寫就會導致很多數據是不準確不完全的,有可能會漏填,漏填之后補填可能會發生錯誤,手寫可能不清晰,等等等等。這就會導致:
容易丟失;
工人的薪資結算滯后;
不能實時實施掌握車間流轉的真實數據。
其中最困擾我們的是工人的薪資績效結算滯后這個問題。
因為以前工人的薪資績效,要等產品完成所有工序流轉,進入到倉庫拿到紙質流轉卡后,才有數據進行結算。那像汽配行業,產品工序比較多,流轉時間比較長,可能要半個月,甚至20多天才會進入到產品倉庫。那前道工序的工人,這個月做的產品就要到下個月才能收到結算工資。
這個問題看上去不影響生產,但其實困擾了我們很久。特別是新員工,本身作為新人手腳不會很快,再加上結算問題,那第一個月到手可能才一兩千,就對新員工的留存造成了很大的挑戰。
公司管理層意識到這些問題后,覺得還是要借助生產管理軟件來解決:
1、本身數字化基礎薄弱,一下子投入幾十上百萬上線系統,能成功嗎?工人能用起來嗎?
所以從19年開始,我就接觸各類生產管理軟件,包括一些大型的MES系統。但最后沒有正式推行,因為我們處于新舊工廠交接的過程中。如果直接上線MES系統,光硬件改造就是很大一筆投入。我們本身數字化基礎就比較薄弱,經驗不夠,一下子投入幾十上百萬去上線ERP、MES系統,能成功嗎?工人能用起來嗎?或者就算上線成功了,等我們搬到新廠后,是不是可以直接搬過去?還是要再來改造一遍?基于這些顧慮,我們就把數字化改造的項目往后推了。
但是這些生產管理問題還是存在,我就想找一款簡化的生產管理軟件,不用大費周章的進行硬件改造,讓大家先接觸一下數字化,員工也好,管理層也好,都對數字化系統有個概念。這樣以后工廠再去上ERP、MES系統,也能更順暢。
2、黑湖小工單使用簡單,成本低,手機報工自動計算工資,是個完美過渡的生產管理工具
機緣巧合下我就找到了「黑湖小工單」,了解之后覺得「黑湖小工單」確實可以,用起來很簡單,費用也不高,又可以幫我們快速解決報工的問題,是個完美過渡的生產管理工具。
現在用了小工單后,工人自主報工,統計員現場確認,品質部門收到通知后去確認有沒有不良品,這樣就能避免虛假報工、亂報工,所有數據都是實時反饋、真實有效的,公司管理層對系統里的數據都很認可。
對工人來說,我今天做完這道工序,完成了報工,系統里就會產生今天的工資,就知道這個崗位到底能賺多少錢。月底財務也能當月就進行結算,不用等到產品最終入庫了。比如一個工人一個月做26天,以前有可能只結算一半,現在用小工單,完全可以根據工人自己的報工全部結算掉,這對新員工的穩定起了很大作用。
工人感受到自己每個月到手的工資多了之后,又會更積極去做報工,對于我們后續進行精細化管理和數據分析,提供了更細顆粒的數據,這就形成正向循環了。
3、系統數據結構化,支持拉取關聯數據,分析并及時合理管理和干預可能會出現的問題
而且我覺得小工單很有價值的一個點,就是系統里的數據都是結構化的。以前我們統計數據,要人工手動錄入核算,不僅麻煩、正確率低,而且算出來的結果和其他的數據是沒有關聯性的。但是現在我的數據是結構化的,需要什么維度的信息,只要設置好條件,可以直接拉取關聯數據,后面就可以做很多事情。比如我看到今天有多少個延期訂單,就可以去查是哪些訂單,為什么會延期,是不是可以改善解決。
我根據實時的數據,及時地展開合適的管理動作,及時干預可能會出現的問題。用到現在,我覺得小工單在操作上確實非常便利。我也接觸過別的生產管理軟件,他們就是模塊東西很多,但是用不起來,流程又很死板,如果要上這個系統的話,就得按照他的流程去改造。那對企業來說,可能要花更多的時間和人力去修改原有的流程,我覺得這個是適得其反。
4、企業引入數字化的目的是優化管理流程,提升管理水平,而不是增加負擔
所以我覺得小工單這點做的就很好,該有的功能都有,也不需要我們改變原有的生產流程,還幫我們完成了工藝流程、工藝路線的梳理,把這些內容給標準化了。
小工單還有一點非常出乎我們意料,就是數據分析看板。和那些大型的生產管理系統比起來也毫不遜色,這是遠遠超出我們預期的。
有了小工單作為數字化第一步的嘗試,我們后續計劃在新廠上線ERP和大型生產管理軟件,就很有信心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