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興拋光是「黑湖小工單」在溫州地區的第一家簽約客戶。從2019年到現在,大興不僅用小工單解決了生產中的問題,實現了“自運營”,也提出了不少改進建議,幫助小工單越來越靈活、成熟、完善。黑湖小工單已經成為了大興長期的“數字化合伙人”。
以下為大興拋光老板-杜總訪談實錄:
我們是溫州第一家簽約的客戶,從19年就開始用了。我還記得當時甚至沒有產品演示,就說了一下二維碼報工這個功能,我就確定簽約了。
因為我相信這款產品是符合我們需求的。
什么需求呢?我當時就想要找一款產品,可以幫助我把生產流程標準化,從而更直觀的去了解每個訂單做到哪一步。我們很早就開始用ERP,但是傳統的ERP在生產流程這塊,是不夠靈活的。它只能提供一個手寫的流程卡模版,隨著產品一步步往下流轉。一個是不能實時監控,只有在所有工序做完了,并且入庫了,才能提取到流程卡上的信息和數據;另外手寫也很容易出錯,或者在流轉中就遺失掉了。
?我們做砂紙的,生產周期很短,基本上一兩天就要出貨。那么相應的,訂單更新也很快,客戶很多,種類很多,怎么管理就很重要。
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。如果一家工廠只有兩三個客戶,那么用傳統的方式去跟單接單完全沒問題;十幾家客戶,努努力也能干。那上百家客戶呢?單靠人力怎么管?
所以工廠想要發展,必須要形成“自運營”。也就是每個崗位把自己的事情做好,形成高效的閉環式生產,有基礎框架作為支撐,這樣就能解放管理層的手腳,不需要件件都親力親為。那么就算是兩百個客戶,三百個客戶,也是同一套流程,那就容易多了。
現在用了小工單后,就有了這樣一套固定的流程。
系統下訂單生成產品二維碼之后,這個碼會隨著產品往下流轉,一個環節一個環節掃碼報工,那我在辦公室就能知道哪個客戶的訂單進行到哪一步了,還有幾個工序沒做,做出來以后有沒有發貨。
而且也方便后期進行追蹤管理。比如客戶說貨不對,或者尺寸規格錯了,我就可以到系統里去查。從下料開始,報了多少工,下的什么料,我都有記錄。如果一整條流程都是對的,那就是出庫出了問題;如果出庫也是對的,那就是中間運輸出了問題。
這樣一步步排查出來問題在哪里,方便我們去解決,也更有底氣和客戶去講,因為我們所有流程都是有依據,可以一步步進行驗證。
雖然我們的工廠只有40個工人左右,但我們現在能做到年產值四五千萬。而且和之前比,我的精力解放了不止一點點,有很多時間做其他的事情,比如陪孩子陪家人。
一開始推廣下去的時候,工人難免有反對情緒,這很正常。就像一開始支付寶出來的時候,大家也很抵觸,都不信任。它帶來的方便,要在幾年甚至十幾年后才能體會到。如果要讓一個沒有體會到便利的人,一下子往后看十幾年的價值,是很難的。
但是作為企業老板,我必須要提前想到會面臨什么問題,前置性的去想怎么解決這個問題。要有遠見,企業才能發展的更順。
我當時接觸到小工單的時候,我知道這個產品肯定是能給我帶來價值和后續效益的。我們就開始試著跑通全流程,一開始工人漏報工,我們就去一點點找流程上的漏洞。這是一個慢慢完善的過程。
說到底,「黑湖小工單」只是一個工具,能得到什么效果,還是得看自己怎么去用。就和我們買車一樣,同樣的車,有的人只能開一年,有的人能開十年。實際使用的效果和價值,是要看每個工廠配合度怎么樣,能不能堅持使用的。
多思考多推進,工人覺得哪里有問題,幫他去解決,讓工人從排斥、到認同、再到依賴數字化管理工具,這才是推動軟件使用的根本。